服务热线

17730038587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2025-10-27 日本新一代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今日成功发射新一代货运飞船,执行对国际空间站(ISS)的补给任务。此次发射标志着日本在太空物流领域迈出重要一步,进一步巩固其在国际航天合作中的地位。据JAXA介绍,这艘名为“HTV-X1”的货运飞船于当地时间上午9时47分从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搭乘H-3火箭升空。飞船携带约6.2吨物资,包括实验设备、宇航员生活补给、空间站维护部件及科学实验样本。HTV-X系列是日本..
  • 2025-10-24 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航天发射任务进入关键阶段   近日,我国航天领域迎来重要进展,神舟二十一号船箭组合体顺利转运至发射区,标志着该航天发射任务正式进入关键的发射准备阶段。在转运过程中,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了船箭组合体的安全、平稳转运。工作人员对转运路线进行了多次勘察和优化,同时对转运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以保障整个转运过程万无一失。在转运现场,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了船箭组合体顺利..
  • 2025-10-23 百亿级可部署基因组基础模型全球首次诞生   在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性成果震撼问世——全球首个百亿级可部署基因组基础模型正式诞生。这一创新成果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在探索生命奥秘、解读基因密码的征程中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为生命科学的未来发展开启了全新的篇章。该基因组基础模型由[研发团队或机构名称]经过数年艰苦卓绝的科研攻关精心打造而成。研发团队汇聚了众多跨学科领域的顶尖专家,他们凭借卓越的智慧、精湛的..
  • 2025-10-15 航天运输步入“航班化”:神舟载人与天舟货运并进   近日,我国航天领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神舟载人飞船与天舟货运飞船均已正式进入“航班化”运行状态,这标志着我国航天运输系统在高效性、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为后续航天任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航天运输的新篇章。“航班化”运行模式意味着航天器的发射、在轨运行以及返回等环节都将像民航航班一样,按照既定的时间表和流程进行,具备高度的规律性与可预期性。对于神舟载..
  • 2025-10-14 高精度可扩展模拟矩阵计算芯片:攻克模拟计算世纪难题   在当今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可能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近日,一个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横空出世——高精度可扩展模拟矩阵计算芯片正式问世,这一创新成果成功突破了长期困扰科学界的模拟计算世纪难题,为众多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模拟计算作为一种重要的计算方式,一直以来都面临着诸多挑战。传统模拟计算方法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往往存在精度不足、计算效率低下等问..
  • 2025-10-11 刘春森团队打造全球首款二维/硅基融合闪存芯片,开启存储技术新纪元   2025年10月,微电子学院刘春森教授团队宣布成功研制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该芯片在标准55nmCMOS产线上完成验证,单颗容量64Gb,编程带宽提升6倍,数据保持时间提高一个数量级,功耗降低42%,为高速、低功耗、大容量存储应用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技术突破团队采用单层MoS尠为电荷俘获层,与硅基浮栅结构垂直集成,形成“2D+3D”混合单元。该架构利用二维材料无悬挂键、能带可调的优势..
  • 2025-10-09 中国科研团队破解全固态锂电池“界面之困”,迈出产业化关键一步   “充电10分钟、续航1000公里”——这一曾被视作实验室“极限目标”的全固态金属锂电池,正加速走出论文、走向产业。记者今天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获悉,该所固态电池团队联合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山东能源集团,在“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界面稳定性”这一世界性难题上取得决定性突破:基于“界面应力自释放”新架构的30Ah级电芯实现10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90%,且顺..
  • 2025-10-04 中国科学家在酶催化研究中实现重大进展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酶催化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揭示了一种新型酶催化机制,并开发出具有高效催化活性的酶制剂。这一成果不仅为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为生物制造、医药研发等领域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与清华大学联合完成,相关成果已于10月3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催化》上。研究团队通过高分辨率冷冻电镜技术,首次解析了一种关键酶在高活性状态..
  • 2025-09-30 双星闪耀西昌!长二丁一箭双星成功发射“试验三十号”兄弟星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试验领域再添“双星”新力量,为后续空间环境探测与技术验证奠定重要基矗本次发射任务于北京时间上午9时16分准时实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轰鸣声中划破长空,飞行约12分钟后,双星依次进入预定轨道,太阳翼顺利展开,卫星状态良好,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试验三十号卫星01、02星由中国..
  • 2025-09-29 中国海底能源“生命线”突破一万公里,深海油气输送能力再上新台阶   随着南海荔湾3-1气田至珠海高栏港的30英寸海底管道上周完成最后一条焊缝的检测,我国自主铺设的海底油气输送管道累计长度突破一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四分之一圈,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集输能力跃居世界前列,为“双碳”目标下的清洁能源供应筑牢“海底生命线”。(一)从“零”到“万公里”的跨越“十五”初期,我国海底油气管道不足300公里,进口管材、铺管船、焊接工艺全部依赖国外。20年来,中国海油、中..
  • 2025-09-26 “蛟龙”号首探北极冰海:深海一号破冰深潜创纪录   伴随着“深海一号”母船指挥室里爆发出的热烈掌声,中国首台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北极圈内的阿蒙森海盆冰区完成预定作业,安全回收至甲板。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深潜北极冰区下潜取得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在极地深海考察领域的空白,实现了“蛟龙”号服役以来纬度最高、环境最复杂的深潜任务。破冰而行,挺进地球最北深蓝本次任务由自然资源部组织,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
  • 2025-09-25 终末期心衰患儿植入第三代磁悬浮双心室人工心脏,重获“心”生   近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成功为一名终末期心力衰竭患儿植入第三代磁悬浮双心室人工心脏,这标志着我国在儿童终末期心衰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患儿年仅8岁,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病情进展迅速,常规治疗手段已无法改善其心功能。医院心脏中心团队经过全面评估,决定为患儿实施第三代磁悬浮双心室人工心脏植入术。手术历时5小时,过程顺利,术后患儿生命体征平稳,..
  • 2025-09-23 包神铁路启航:全国首条“新能源+重载铁路”示范线通车   随着一声汽笛划破长空,首列由万吨级“氢电混合”机车牵引的C80煤炭专列缓缓驶出内蒙古包头市河西装车站,标志着我国首个“新能源+重载铁路”融合示范项目——包神铁路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这条纵贯黄河“几”字弯的能源大动脉,自此进入“零碳”运输新时代。项目名片线路全长:240公里年运能:近期1.2亿吨、远期2亿吨牵引动力:首批30台“氢燃料电池+磷酸铁锂”双动力系统机车,单台最大牵引功率达15.6兆瓦..
  • 2025-09-22 我国启动小行星主动撞击试验任务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经中央批准、国务院同意,我国正式批复立项“小行星主动撞击试验任务(ChinaAsteroidImpactTest,CAIT)”,计划于2028年前后实施首次撞击,2030年实现全程评估。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欧之后全球第三个部署小行星防御工程的国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一、任务目标:精准撞击、轨迹偏转、体系验证CAIT任务瞄准一颗直径约50米、近地轨道穿越地球密近区域的小型阿波罗型小..
  • 2025-09-19 “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成就一览:科技部相关负责人权威解读   科技部权威发布:“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综述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系统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五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战略科技力量全面强化“十四五”期间,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势见效。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
  • 2025-09-18 人工智能或成全球贸易与GDP增长新引擎   一项由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人工智能(AI)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望在未来十年内显著推动全球贸易扩张,并带动多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加速增长。报告指出,AI在供应链优化、跨境支付、智能制造和贸易合规等关键环节的深度渗透,正成为重塑全球贸易格局的核心变量。研究显示,到2035年,人工智能对全球贸易总量的贡献率有望提升18%至25%,并将推动全球GDP年均额外增长1.2至1.8个百分点。其中,..
  • 2025-09-17 AI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全球制造业格局加速重塑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广泛应用,全球实体经济正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度变革。AI不再只是科技企业的“专利”,而是正加速渗透至制造、能源、交通、医疗等千行百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效率提升与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在中国,AI与制造业的融合已进入“深水区”。从智能工厂到柔性供应链,从预测性维护到AI质检,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传统制造流程。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全国..
  • 2025-09-16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开启太空网络新篇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在构建自主可控、覆盖全球的天基宽带网络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为后续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奠定坚实基矗本次发射的试验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搭载多波束高通量通信载荷、星间激光链路、电推进系统等新一代技术,具备Gbps级高速数据传输、星间自主组网、在轨..
  • 2025-09-15 重磅!“人工智能+”再升级,国务院发文部署新一轮AI融合行动   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下一阶段我国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作出系统部署。《意见》提出,到2030年,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智能+”新业态、新模式,显著增强重点行业智能化水平,把我国打造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和产业集群核心区。一、总体目标《意见》明确,到2027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5万亿元,..
  • 2025-09-12 离子回旋加热系统(ICRF)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2025年9月12日,北京——今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核心子系统——离子回旋加热系统(ICRF)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由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牵头组成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系统所有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任务书要求,具备投入运行条件,标志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加热技术领域取得又一里程碑式突破。离子回旋加热系统由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联合国内十余家单位历时五年攻..

Copyright 2018-2028 安徽洛克威诺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11767号-30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肥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块
临湖社区锦绣大道路6155号中德合作创新园10号楼13层1311室
成都市温江区永宁街道和居路560号三医创新中心四期7栋7层702号
杭州市拱墅区万通中心A座1407
电话:177 3003 8587 邮箱:rockveno@163.com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