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权威发布:“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综述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今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系统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五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战略科技力量全面强化
“十四五”期间,国家实验室体系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势见效。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创中心引领辐射作用凸显,怀柔、张江、合肥、大湾区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聚效应加速释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末期的39个增至57个,形成覆盖能源、生命、空间、信息等多领域的“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涌现
聚焦“卡脖子”难题,我国部署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运营,高速列车时速600公里级试验样车下线,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超级计算等前沿技术跻身世界前列。2024年,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99.6万件,较2020年增长近一倍,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9件。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
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27.8万家增至2024年的46.3万家,研发投入占比超全国总额的86%。科创板、北交所累计支持2300余家硬科技企业融资,总市值突破12万亿元。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三大科技集群连续四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前10,国际专利(PCT)申请量连续五年全球第一。
民生科技成效显著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6%,自主培育的“华西牛”等新品种填补国内空白。医疗领域,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碳离子治疗系统等高端装备打破国外垄断,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防治水平显著提升。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新能源产业领跑世界,光伏发电成本较2020年下降42%,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九年全球第一。
开放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十四五”以来,我国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超60项。“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累计支持逾万名外国青年科学家来华科研。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96万亿元,是2020年的2.5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大幅提升。
科技部负责人表示,面向“十五五”,我国将坚持“四个面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Tags:科技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