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获悉,截至2025年9月10日,我国累计已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完成备案,标志着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在合规化、标准化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已在文本生成、图像设计、代码编写、智能客服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为促进该领域健康发展,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于2024年联合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依法履行备案手续,确保服务内容安全合规。
据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备案工作自2024年启动以来,受到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积极响应。目前,完成备案的服务涵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生成技术,涉及教育、医疗、金融、制造、文娱等多个行业应用场景,显示出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持续加深。
“备案制度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行业准入门槛,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安全、可信的AI服务环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凯表示,备案制度的落地将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企业加强内容安全、数据安全与算法合规管理,促进产业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发展”。
下一步,国家网信办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优化备案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国家网信办已上线“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信息查询平台”,公众可通过该平台查询已备案服务的名称、所属企业、备案时间等基本信息,进一步提升服务透明度,方便社会各界监督。
Tags:人工智能 互联网 图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