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视觉读码器(如康耐视、基恩士、海康机器人等品牌产品)的核心任务,是把印刷或激光刻印在一维/二维条码里的字符信息“翻译”成计算机可处理的字符串,并连同条码的位置、质量等级一起输出给 PLC、MES 或上位机。其工作流程可分为 7 个连续步骤,每一步都有对应的硬件或算法模块支撑。
1. 光学成像(Illumination & Imaging)
- 光源:高亮 LED 条光、同轴光、偏振光或穹顶光,根据材质(金属、塑料、纸、薄膜)和打码方式(喷墨、激光、DPM)选配,以形成高对比度图像。
- 镜头:定焦或液态镜头(Liquid Lens),配合远心设计抑制畸变。
- 传感器:全局快门 CMOS,典型分辨率 0.3–20 MP,帧率 30–120 fps;高端型号支持 HDR 多曝光融合,解决金属曲面反光问题。
2. 图像预处理(Pre-processing)
- ROI 搜索:利用 FPGA 或 GPU 先快速扫描整幅图像,定位潜在条码区域,减少后续计算量。
- 滤波:高斯、中值或双边滤波去除噪点;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提升低对比度条码。
- 二值化:Otsu、Niblack 或 Sauvola 算法把灰度图转为黑白,便于边缘检测。
3. 条码定位与分割(Localization & Segmentation)
- 一维码:通过 Sobel/Canny 边缘检测找到平行条空,再用 Hough 变换提取条的方向和宽度。
- 二维码(QR/DM):
- 特征搜索:QR 的 Finder Pattern(三个角上的回字形)、Data Matrix 的 L 形实边和虚边。
- 几何校正:利用特征点计算透视变换矩阵,把畸变的条码“拉正”为矩形。
- AI 辅助定位:深度学习检测网络(YOLO、CenterNet)在复杂背景或部分遮挡场景下直接输出条码 Bounding Box。
4. 解码算法(Decoding Engine)
- 传统算法:
- 一维码:扫描线法(Scanline)统计条空宽度比例,对照 Code128、EAN-13 等编码表。
- 二维码:按网格采样获得二进制矩阵,执行 Reed-Solomon 纠错,再解析格式/版本信息。
- AI 解码(新一代产品):
- 端到端 CRNN(CNN + LSTM + CTC)或 Transformer 网络,直接对模糊、低分辨率、畸变的条码图像输出字符序列,容错率比传统算法高 20–40%。
- 训练数据来自产线现场的大量过曝、反光、脏污样本。
5. 结果校验与质量评级(Validation & Grading)
- 校验:利用 CRC、Modulo 43 等校验位验证数据完整性;若失败,触发二次拍照或切换光源角度重试。
- 质量评级:依据 ISO/IEC 15415/15416 标准输出 A–F 级,参数包括 Symbol Contrast、Modulation、Fixed Pattern Damage 等,用于工艺闭环控制。
6. 数据输出与通讯(Output & Protocol)
- 接口:TCP/IP、PROFINET、EtherNet/IP、Modbus TCP、RS-232、IO-Link。
- 数据格式:字符串 + 条码坐标(X, Y, 角度)+ 质量等级 + 时间戳。
- 触发方式:外部光电传感器硬触发、编码器触发或连续自由运行(Free Run)。
7. 自适应与维护(Self-adaptive & Maintenance)
- 液态镜头自动对焦:根据条码距离实时调整焦距,范围 40–300 mm。
- 光源衰减补偿:内置光敏元件监测 LED 亮度,软件自动提升曝光时间或增益。
- 脏污检测:通过模板匹配发现镜头灰尘,提醒清洁;部分型号带可更换防尘罩。
Tags:可处理 海康 基恩 条码 高亮 康耐 偏振光 偏振 二维条码